核心提示
(相关资料图)
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承担食品生产经营者民事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,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,可以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风险,保障消费者权益。
□本报记者 李鹏 孔学姣
7月7日,在漯河龙回首实业有限公司厂区,企业负责人刘曜闻看着火热建设中的三期厂房满心欢喜。“我们年销售额过亿元,生产的高端肉食产品有着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消费人群,今年11月这几栋厂房就可以建成投产。”他边说边盘算着今年的生产计划。
同样,在漯河市召陵区的信阳春天餐馆内,餐饮经理张亚如也忙个不停。“现在楼上的包间都是满客状态,经历了三年疫情的考验,以后更要加劲干!”她自信爽朗地笑着。
让刘曜闻和张亚如敢拼敢干的底气,除了来自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和热情服务外,还有一份保险作保障——食品安全责任保险。
刘曜闻为他的龙回首食品厂连续7年投了保,虽然每年有几千元的支出,且从来没有出过险,但他有自己的坚持,“我们一天生产10吨产品,北上广这些城市每天有30多万人在享用我们的食物,为‘舌尖上的安全’上保险,咱不亏!”
人保财险漯河分公司高级业务主管李绍辉介绍,漯河市召陵区政府充分发挥保险机制服务食品安全,统一为辖区内食品生产、流通企业,经营商户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,建立起“事前预防、事后补偿”的风险保障机制,助推食品安全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漯河市西城区推行了“政府主导、银行代保、企业减负、群众受益”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运作新模式。银行通过服务项目获得经营主体的现金流及资金沉淀获取收益,保险公司通过承保获取新的客户及保费,经营主体免费获得一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,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,就餐者可获得保险赔偿。
目前,食品安全责任险联保机制已经在西城区落地实施,受到了食品、餐饮行业经营主体及学校、幼儿园的热烈欢迎,食品、餐饮行业企业商户累计成功投保90户,保额达1.41亿元。
“食品和餐饮消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消费,该领域也更易引发消费纠纷,通过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参与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实现源头治理。”太平财险漯河分公司总经理王保辉告诉记者。
不过,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,有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,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松食品安全管理。保单中都会明确,对被保险人主观故意提供超过保质期食品、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提供食品、存在违反《食品安全法》行为、无证无照经营等情形,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。
漯河是中国食品名城,从“真好吃”到“安心吃”,当地探索出“统保”和“联保”两种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模式,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投保变为“我为你保”,减轻经营主体负担。多了保险的“保驾护航”,各类经营主体也在潜移默化中倒逼自身提升食品安全意识,进而推动了全市食品抽检合格率的提升。
“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正在全市推开,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,建立起新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,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,守护百姓‘舌尖上的安全’。”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炜表示。
他山之石
多地全面推广食品安全责任险
近年来,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强顶层设计,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力度,提升服务能力。各地积极响应,将食品安全责任险作为实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抓手,强力推进相关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。
江苏省将食品安全责任险实施思路从重后端赔付轻前端管理,转向风险前置,强调风险评估与隐患并重,切实发挥保险风险控制和社会治理功能,建立省级示范性产品样板,切实解决理赔问题。
沈阳市创新食品安全责任险投保方式,引入社会资本投入,率先建立“政府推动、市场运作、金融补助、企业自愿”多元化参保模式。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推进金融助力食品安全责任险,由金融机构为全市餐饮单位提供资金投保,减轻食品餐饮单位承担责任险的经济负担。(本报记者 孔学姣 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