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门即见山水、尽赏青绿,在农家小院里乘凉休憩,在山野田园中体验农趣,一日三餐品尝农家特色美味,每晚在凉风中安然酣睡......近年来,在绥阳县的绿水青山里,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乡村民宿,引来八方游客避暑度假休闲娱乐。

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,不仅能够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,还能够发掘利用当地特色旅游资源、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,使民宿产业成为了乡村产业兴旺、经济高质量发展、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的绿色新“引擎”。

一入夏,重庆、四川等地便上演“烧烤模式”,酷热的天气让不少游客如同“候鸟”一般迁徙到绥阳生活,在他们看来,绥阳交通便捷、气候宜人、风景优美,民宿经济实惠,是夏日避暑生活的好去处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清晨,走进枧坝社区美景自然村,入眼便是青翠幽绿的山间美景与潺潺作响的清澈溪流,行走间不时有凉风袭来,吹散了夏日带来的燥热,淅淅沥沥的小雨将整个村落笼罩在朦胧的雾中,风光美妙无限。

越往里走,道路两旁的乡村民宿招牌渐渐映入眼帘,数十栋乡村旅游民宿沿溪而建,坐落于青山之中,载满了田园乡愁,来避暑的游客们或在小院里聊天、唱歌,或漫步于乡间小路,享受着美好的清凉时光。

一大早,碧容农家乐的院子里就响起了热闹的欢笑,老板朱水鱼正笑呵呵地招呼着一年一见的老朋友们,领着他们走向预订好的房间。

整洁的床铺、干净的卫生间,每个房间都配有电视、床头柜和风扇等,洗澡24小时有热水供应,上网有WiFi,客房各类设施一应俱全,这让避暑游客们住得十分舒心。

朱水鱼是美景自然村第一个开办民宿的村民,过去,他和妻子一直在外打工补贴家用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,朱水鱼带着重庆的好友回到老家小住了一段时间,凉爽怡人的温度、青山绿水的乡村环境、宁静舒适的田园生活让好友流连忘返、乐不思蜀,这也让朱水鱼嗅到了“避暑经济”发展的商机,率先在家门口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

在2008年,朱水鱼便利用自家的农家小院开办了民宿客栈,他将每间房间打造成了标准客房。在好友的推荐下,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享受避暑时光,两个月下来,朱水鱼一家的收入比在家种地和外出打工都高出很多,发展民宿产业的良好势头更加坚定了朱水鱼要扩大规模的信心,他将自家的客房从当初的5间扩展到现在的24间,收入逐年攀升。

“一般六月初我们的所有房间就被订完了,都是来自重庆、四川等地的游客,他们要住到九月份才回去。”朱水鱼介绍说,“我觉得做民宿产业非常不错,这两个月接待游客的收入,就能保障我一年的支出,还能在家就照顾好一家老小,比在外打工要强的多。”

不少客人从第一次来到绥阳避暑后,就爱上了这方水土,今年63岁的重庆游客包秀平,自退休后就和老伴琢磨起了养老方式,在走访考察了多个避暑之地后,包秀平觉得枧坝的生活环境更适合他们,每年都会从重庆老家赶来美景自然村生活一段时间,也见证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。

“几乎每年都会过来避暑,不知不觉都有十多年了,枧坝的气候适合中老年人居住,老板的服务态度也很不错,农家乐的饭菜做的地道又可口,我们在这生活都感觉十分舒适,这边也是发展的越来越好了。”包秀平笑着说道。

据了解,枧坝镇位于绥阳县城西北部的芙蓉江源头,生态环境优美、气候凉爽宜人、旅游资源丰富,不仅是养生的天堂,更是避暑的圣地。近年来,该镇依托美景村落和耿家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推动避暑养生、康养体验、游玩游览协同发展,年接待游客量达30余万人次。

今年第二次来美景自然村避暑的重庆游客郭先生,每天都能在这呼吸着新鲜清爽的空气,享受着难得的清凉时光,谈起在枧坝的避暑生活,他赞不绝口,“这边环境非常好,空气清新又干净,风吹起来也特别凉快,非常适合我们夏天过来避暑。”

临近饭点,各家民宿厨房里叮当作响,升起了袅袅炊烟,老板们纷纷摩拳擦掌做出独家口味的菜肴,荤素搭配合理的农家饭,让人不禁食欲大增,珊珊农家乐的老板沈珊珊手脚麻利,不一会儿,就张罗出一桌子农家饭。

十多年来,随着该村避暑旅游前景发展向好,前来避暑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,许多村民都开起了农家乐,尝到了发展民宿产业的甜头。

今年是珊珊农家乐营业的第6个年头,从创建以来,预定的客人就数不胜数,沈珊珊家的生意日益火爆,她介绍说:“每年住在我们家避暑的都有四五十个人,大多数都是来自重庆和四川,其他地方五湖四海的朋友也多,现在大家都处成了朋友,没事就相约一起去景点玩,我们忙不过来的时候还有叔叔嬢嬢会帮我们一起做饭,大家就像是一家人一样。”

如今,在美景自然村,各式民宿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,不仅有碧容农家乐、珊珊农家乐这样具有鲜明乡土特色的质朴小院,也有像鱼泉山庄等规模大、设施完善、配套服务好的品质别墅,还有近两年发展的798精品乡村民宿颜值更高、更具格调,十分受年轻人的青睐。这些民宿凭借着热情的服务态度、合理的价格和良好的卫生环境,引来了以重庆游客为主的外地游客在此长住度夏,枧坝镇的民宿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之美。

2023年,美景自然村已申报成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,目前已向上争取项目8个,主要用于打造美景自然村基础设施完善、民宿提档升级、文体活动场所建设、污水治理、公路路面硬化等方面,共涉及资金610余万元,能够满足更多游客多样化的入住需求,提供更佳的独特乡村旅游体验。

“美景自然村现有民宿31家,每年可接待游客量1500人次左右,解决了60余人就业,户均增收超60000元。”枧坝社区党总支书记、主任吴英介绍说,“下一步,我社区将抓好乡村振兴示范点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,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,通过持续壮大民宿经济,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枧坝避暑纳凉,真正将我社区打造成“渔樵耕读·美景人家”的避暑胜地。”

通讯员 娄云霄 徐进

编辑 谢国欢

二审 徐春燕

三审 唐正平

推荐内容